构建汽车金融全新数字化服务“生态圈”
来源 中车友 浏览 1268 发表时间:2022-01-15 10:21:55
如何抓住新一轮数字化发展机遇,加强自主创新,适应新零售场景下快速涌现的新业态与新模式,在促进汽车金融公司高质量转型的同时切实推动汽车产业发展,成为当前汽车金融公司重点研究的课题。
当前,以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大数据这四大基础技术为发力点,中国汽车金融全面转向信息化服务时代。无论是在零售业务端还是批发业务端,远程视频监控、面部识别、OCR识别、电子面签、电子合同等数字化手段已经广泛运用到汽车金融公司的业务之中,以应对潜在风险、提高管理效率、优化客户体验。
重视多领域数字化建设
汽车金融公司面对正加速向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的“新四化”方向发展的汽车产业,夯实基础、提升能力、求新求变,通过数字化手段改善汽车金融服务,对内提升信息效率,对外触及广阔市场。面对市场与客群的变化,积极开拓存量市场和直销渠道的汽车金融模式,围绕客户的增购、复购、二手车、租赁需求加大产品和服务创新,以适应汽车产业的变化,促进汽车产业的升级,探索汽车“后市场”服务场景,尝试构建起汽车金融全新的数字化服务“生态圈”。
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如果能够安全有效地与实体产业变革进行深度融合,将会释放倍增效应,带动汽车产业链内各环节整体资源要素的升级。
正如工信部在近期发布的《“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所强调,要发挥数据作为新生产要素的乘数效应,以数据流引领技术流、物质流、资金流、人才流,打通生产、分配、流通、消费各环节,促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就汽车金融行业的实践而言,《金融时报》记者了解到,配合汽车产业的“新四化”趋势,越来越多的汽车金融公司重视数字化建设,从搭建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的零售信贷审批系统、批发资产管理系统等入手,以科技创新持续驱动业务升级。
以上汽通用汽车金融在零售业务端开发并应用的“小管家”APP移动报单平台为例,该平台应用了移动互联技术、区块链技术,改变了原有电脑报单模式。数据显示,目前“小管家”APP的使用率达97%,平均贷款审批时长缩短至17分钟,同比下降11%;超90%的客户可获得从申请到放款平均1小时的审批服务。
培养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
随着汽车产业的形态、消费模式的变革,围绕用户、汽车、贷款的业务场景,汽车金融发展也呈现出新特点、新趋势,同时还面临着新挑战。在机遇与挑战相互交织的情况下,专业人才缺乏问题日益突出。相较银行、证券等其他金融行业,我国汽车金融行业的发展时间相对较短,专业人才储备和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仍然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业内人士坦言,满足汽车金融公司数字化转型升级的需求,人才是其中的核心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成败的关键。
而作为资金与知识密集型行业,汽车金融因其特殊性,需要具备跨领域、跨专业,不仅要懂金融、技术、汽车、管理,还要能及时捕捉市场动向以及客群变化的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上述业内人士告诉《金融时报》记者:“目前汽车金融市场这类人才还是相当缺乏的。”
汽车金融复合型专业技术人才的培养与吸纳,需要“产学研”齐发力。在加大内部人才自主培养力度,并从外部市场获取复合型人才、产业性运营人才和科技型人才的同时,汽车金融公司还可以寻求与科技企业、科研院校加强技术人才的定向培养与输送。
对此,业内也已有相关实践。2021年7月,奇瑞徽银汽车金融股份有限公司与长三角信息智能创新研究院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将共建金融科技联合实验室,并开展工程硕士、工程博士、博士后等各类专业人才的联合培养,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等工作,促进科研成果快速落地实现产业化。
《规划》也提到,鼓励职业院校与大数据企业深化校企合作,建设实训基地,推进专业升级调整,对接产业需求,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以前瞻性眼光布局未来
在汽车产业“新四化”的变革趋势下,汽车正在由过去单纯的机械代步工具向新一代移动智能终端转变,“软件定义汽车”已经成为全新行业趋势,汽车产业的生态体系将被重塑。
不仅如此,汽车消费市场也跟随汽车产业生态体系的变化而发生改变,伴随着超前消费意识更强、信贷接受度更高的年轻一代成长为购车的主力人群,汽车消费者画像发生了结构性转变。有鉴于此,汽车金融公司需要积极拥抱这些新的趋势与变化,以客户为中心,满足用户“千人千面”需求,依托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推出灵活多样的产品。
面对数字化进程,汽车金融公司更需要以前瞻性的眼光布局未来。
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的《中国汽车金融公司行业发展报告(2020年度)》指出,站在中国汽车产业“十四五”发展的新起点上,汽车金融公司应当紧密配合汽车产业的新发展战略,将汽车金融公司的价值定位从服务新车销售转变为服务汽车全生命周期,以客户为中心建立全方位的业务流程体系,提升金融科技赋能业务的能力,坚定不移地深入支持汽车产业发展,切实推进汽车金融行业高质量发展,共创美好前景。